
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,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。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千米,海拔350米-951米。景色宜人,植物资源丰富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里就有记载。
缙云山,因山间常年云雾缭绕,色赤如霞,似雾非烟,磅礴郁积,加之古人称“赤多白少为缙”,故名缙云山。后因李商隐过一阙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”。让“巴山夜雨”天下闻名,而诗中的巴山就是指的北碚缙云山。
缙云山保护区现有植物246科、992属、1966种,其中国家级保护珍稀植物珙桐、银杉、红豆杉、缙云山翠竹 ,有缙云四照花、缙云槭、北碚榕等模式植物38种。已鉴定的淡水藻类植物105种。其中缙云山茶更是闻名遐迩。
巴山蜀水至茶之内质丰富,名山景区保护得当,保留了古代茶树品种历史基因。并未因后世嫁接改良等因素而改变基因。
加之传统手工加工,古法炒制手工揉捻,铁锅杀青香气独特,茶型懒卷似乎并不耐看,唯冲泡后还原茶芽初绽型态,色泽鲜活叶底优美,味道鲜爽且茶味充足,饮后舌底喉头微泛甘甜,真是人间美味。
因其茶主要在初春时节采摘嫩叶、嫩枝,阳光照射不多,山上云雾弥漫环境极佳,加之树龄较长根系特别深,茶叶内质特别丰富,其味甘甜芳香、无刺激性,长饮此茶对身体很好,特别是糖尿病人的理想甜味饮品。
缙云山茶最是巴人历来最爱。农家自制手炒,茶香四溢,高等级芽尖茶谓“缙云手工”,普通一芽一叶多是“缙云毛峰”,皆是地方名品。后因抗战时期,其他全国茗茶得之不易,故山中手工芽尖茶叶,多为时任领导,各届名流品用,后至追捧相互奉送。从众多名山茗茶之中,“缙云手工茶”逐步步入潮流,成为抗战期间全国闻名的名特茶叶,盛名天下。
后因山中茶农渐少,再因改革开放以后,改种经济作物,导致茶叶产量减少,“缙云手工茶”就更是名贵而稀少。虽是曾经重庆茶叶代表,全国茶叶文化中的一支名流。但是,后世茶叶多有效仿仍难得其芳。